太魯閣櫟 Quercus tarokoensis Hayata 殼斗科
     常綠小喬木。小枝被褐色星狀毛。葉革質,卵形、長橢圓形或橢圓形,先端銳尖,基部鈍或心形,前半部常銳鋸齒緣,下表面中脈被絨毛;葉柄長0.1-0.3c m,被絨毛;殼斗杯形,徑7m m,鱗片三角形,覆瓦狀排列,堅果先端具小尖頭。
| 小枝被褐色星狀毛。 | 
| 葉螺旋互生於小枝上。 | 
| 葉革質,卵形至橢圓形,先端銳尖,基部鈍或心形,細鋸齒緣。 | 
| 新葉常呈黃褐色。 | 
| 葉兩面同色。側脈6-8對。 | 
| 雌雄花序分開。雄花序穗狀。盛花期在4月初。 | 
| 雌花序短,生於新枝上端葉腋。 | 
| 6月底可見的幼果。堅果逐漸冒出殼斗。 | 
![]()  | 
| 殼斗杯狀-鱗片三角形,呈覆瓦狀排列。 | 
![]()  | 
| 堅果長橢圓形至橢圓形,具小尖頭。 | 
        台灣特有種。分布於南部與花蓮、台東等低至中海拔山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