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綠中、小喬木。小枝光滑;幼枝被白色綿毛。葉革質,披針形、長橢圓狀披針形或長橢圓形,先端漸尖或尾狀,基部銳尖,全緣,或前端細鋸齒緣或鋸齒緣,下表面灰白色蠟層;側脈極細;三級脈以下小脈更細微;葉柄長1-2.3c m。殼斗鐘狀,具7-10環鱗片。堅果卵形。
| 錐果櫟-本島低至中海拔可見的殼斗科植物。目前台灣有3個變種-郭氏、紫背及本變種。 | 
| 常綠中、小喬木。(攝於新竹霞喀樓古道)。 | 
| 小枝光滑。幼枝被白色綿毛。 | 
| 葉螺旋互生,革質。 | 
| 葉片披針形至長橢圓形,先端漸尖或尾狀,前半部鋸齒緣。 | 
| 葉背粉白,三級脈不明顯。 | 
![]()  | 
| 葉背具灰白色蠟層,不被毛。 | 
| 雌雄花序分開。雄花序細長,下垂。花期在3月間。 | 
![]()  | 
| 雌花序短,生於枝端。 | 
| 7月中可見幼果。 | 
![]()  | 
| 幼果形態。 | 
![]()  | 
| 殼斗鐘形,具7-10環鱗片;堅果卵形。 | 
        台灣特有種。葉背被粉的種類遍布於全島海拔50-2500公尺 山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