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24日 星期五

杏葉石櫟


                                                      杏葉石櫟 Lithocarpus amygdalifolius Hayata 殼斗科

        常綠中喬木至大喬木。葉在枝條上為螺旋狀互生,托葉早落。葉形變化多,主要分為恆春半島與中部中海拔兩型。恆春半島型-多為倒卵形至披針形,側脈10-14對;中部型-多長橢圓形,側脈18-20。葉柄短。上表面光滑,下表面為略淺綠色至黃綠色,被星狀毛。花序-雌雄混合花序與雄花序分開。花期2-7月間。果期11-12月。



杏葉石櫟-中喬木至大喬木。台灣主要分布於中南部中低海拔山區。(攝於壽卡199道路旁)。

老幹樹皮呈小片剝落狀;葉在枝條上螺旋互生。

新葉-4月間初發。

葉螺旋對生。長橢圓形至長倒卵狀披針形。

葉背淺綠色、銀綠色至黃綠色。側脈14對或更多。

花序-直立。4月間是盛花期。雄花序獨立或與雌花序構成混合花序。


        雄蕊9-12,長3.2-3.5mm,寬2-2.5mm,花被片6,外披短絨毛,內側光滑。雌花2-4朵一簇。殼斗球形,幾乎完全包住堅果,徑2-2.5cm。外表鱗片闊或挾三角形,具狹脊。

雄花序-雄蕊9-12,花被片6,外被短絨毛。

雌雄混合花序-雌花生於花序下方,雄花生於上端。

9-10月間可見果實。

堅果約在11-12月間成熟。

殼斗球狀,幾乎完全包住堅果,徑2-2.5cm。外表鱗片闊或狹三角形,具狹脊。


        杏葉石櫟與鬼石櫟是非常相近的的物種,鬼石櫟的海拔要比杏葉石櫟稍高,從外觀型態看葉子不易區分,普遍上來說-鬼石櫟要大些,主要的區別在果實。鬼石櫟殼斗較厚,幾乎完全包覆堅果,堅果先端平截下凹;杏葉石櫟殼斗較薄,90%包覆堅果,堅果先端凸起。兩者花期也錯開-鬼石櫟花期在9-10月間;杏葉石櫟在4-5(2-7)月間。此項特徵可作為辯證參考。




        本種在台灣主要分布於中南部中低海拔山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