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彈石櫟
Lithocarpus glaber Nakai 殼斗科
常綠小喬木。葉長橢圓形至倒披針形,長8-13c m,寬3-4.3c m,先端漸尖,基部楔形,全緣或稀近先端鋸齒緣。殼斗淺皿狀,徑約1c m,鱗片覆瓦狀排列,有絨毛;堅果卵狀。
| 子彈石櫟-常綠小喬木。北部山區常見-碧潭、屈尺、深坑、石碇等低海拔山區森林中可見。 |
| 4月底初發新芽。 |
| 葉子在小枝條上呈螺旋互生。 |
| 葉片薄革質,葉形橢圓形至長橢圓形,先端尾狀。 |
![]() |
| 葉基部楔形,下延至葉柄。嫩枝被毛。 |
| 葉螺旋互生,葉面深綠色。 |
| 葉背為具金屬光澤的銀綠色,用指甲輕輕刮過會留下一道白色刮痕-即俗稱的刮刮樂。 |
| 刮刮樂。 |
| 花期在秋末。花單性,雌雄分開或成混合花序。 |
![]() |
| 雄花序。(攝於11月間)。 |
| 果實隔年11月成熟。 |
| 堅果形似子彈,故有子彈石櫟之稱。 |
| 殼斗覆瓦狀,被毛。 |
台灣分布於北部、中部中低海拔森林中。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