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2日 星期六

稀毛蕨 (截裂毛蕨)

                                                             稀毛蕨 (截裂毛蕨) Thelypteris truncatus Farwell 金星蕨科

         稀毛蕨外型與台灣圓腺蕨極為相似-本種基部羽片急縮成三角形,雖與台灣圓腺蕨的耳狀有別,但鑑別度仍舊不足。觀察者可經由裂片的末端是否為截形加以確認。


        莖短而直立,頂部密生褐色披針形鱗片,葉幾乎無毛,叢生;葉柄長10-25cm,草桿色,基部疏被淡褐色披針形鱗片;葉片寬披針形,長100-150cm,寬30-40cm,二回羽狀分裂,基部羽片急縮成短三角形;羽片淺裂至中裂,邊緣平整,裂片末端截形;葉脈游離,裂片側脈5-7對左右,相連兩裂片基部  2.5對側脈連結;孢子囊群位在裂片側脈中段,孢膜圓腎形,無毛。

稀毛蕨-低海拔地區山溝旁可見的地生蕨。植株高大,通常可達150cm左右。

葉叢生。

葉柄草桿色,疏被披針形鱗片。

葉片寬披針形。

幼葉可見基部羽片急縮。

基部羽片急縮成三角形。

葉軸、羽軸有溝,兩溝不相通。

有些植株葉軸及羽軸還是明顯可見細毛。末裂片末端截形是他有別於台灣圓腺蕨的重要特徵。故又名截裂毛蕨。

葉背不具腺體,孢膜圓腎形,著生於側脈中段。

裂片基部側脈2.5對與鄰近裂片側脈相連結。孢子囊群圓形,無毛。


        低海拔山區林下或溝邊潮濕處可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