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葉桃花心木 Swietenia
macropnylla King 楝科
        在台灣可見兩種桃花心木-大葉桃花心木與桃花心木。兩者最大的差異在葉形的大小-大葉桃花心木-小葉長約9-20cm;桃花心木小葉通常短於8cm。
    桃花心木。常綠大喬木,因木材呈桃花色澤而得名。喜高溫、耐旱,日照需充足。冬季~早春有半落葉現象。大葉桃花心木高可以達到 20 公尺以上,主幹筆直,樹幹為優良之家具用材。因為長大之後的桃花心木樹姿碧綠清秀,因此它也是造林、或是行道樹的高級樹種。葉互生,偶數羽狀複葉,小葉對生,斜披針形或長橢圓狀披針形,先端銳尖,基部鈍或圓而歪斜;全緣。薄革質或紙質;表面呈有光澤的綠色,背面淡綠色;羽狀側脈。(4~5月間暮春,落葉後迅即萌換新葉,葉片翠綠盎然。)
        花小形,多數,開放時徑
0.7~0.8 公分,生長於枝條先端葉腋,呈聚繖花序,由多數聚繖花序集合成一大型的圓錐花序;花序長
15~35 公分;花軸光滑無毛;花柄長
0.2~0.3 公分;花萼淺杯狀,邊緣 5 齒裂,齒片淺而為圓形;花瓣 5 枚,倒卵形,長 0.6~0.7 公分,寬 0.3~0.45 公分,雄蕊 10 枚,花絲合生為雄蕊筒,呈圓筒形,較花瓣為短,先端有齒裂;花藥 10 枚,位於齒裂片間而與其互生;子房圓筒狀圓錐形,5 室,其下端有一圓形花盤,花盤肉質,邊緣具齒裂;花柱圓筒狀,柱頭盾形,具凹溝 5 條。
        蒴果卵形, 拳頭大, 先端漸尖,外具有多數小瘤粒,成熟後木質;種子具有長翅。
|  | 
| 桃花心木(大葉)原產中南美洲,台灣於日據時代引入栽種-作為造林或景觀樹種。目前全島零星可見。 | 
|  | 
| 樹幹筆直,株高可達20米以上。 | 
|  | 
| 老枝幹可見縱裂細紋。 | 
|  | 
| 4月初落葉後,迅即更換新衣。 | 
|  | 
| 偶數羽狀複葉互生。 | 
|  | 
| 小葉對生,通常約5對。 | 
|  | 
| 羽狀複葉常集生葉柄頂端。 | 
|  | 
| 小葉柄膨大。 | 
|  | 
| 小葉對生,具短柄。葉長可達20cm。表面綠色具光澤。 | 
|  | 
| 葉薄革質至紙質,披針形至橢圓狀披針形,全緣,基部鈍至歪斜。 | 
|  | 
| 葉背淡綠色,側脈羽狀。 | 
|  | 
| 聚繖花序呈圓錐裝狀排列。花小形。花5數。雄蕊10,花絲合生成圓筒狀,柱頭盾形。 | 
|  | 
| 蒴果卵形,拳頭大小。 | 
|  | 
| 種子具翅。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