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12日 星期二

粉紅花八角(大雪山八角)

                             大雪山八角 Illicium .tasueshanensis 五味子科

        談到物種的自然雜交,讓我想起去年在姑子崙山上巧遇的粉紅花八角,當時還為她的名字猜疑半天。事隔一年,方知-分類學者將其定位為大雪山八角((I. tasueshanensis)


        以花色論,台灣野外常見的八角有紅花及白花兩種,尠見粉紅花色。顯然是兩種自然雜交的產物。藉由網路查到一篇相關文獻,特摘錄於下,僅供參考。

在台灣,八角屬的物種大部分是小喬木。姑子崙山區(浸水營古道進入)所見的粉紅花八角,株高約4米。

枝條褐色;葉叢生枝頭。

葉長橢圓形,油綠光滑。中脈下凹於葉上表面。

花單生葉腋-枝頂葉叢生,花看來也像簇生狀。

花被片數輪,10+枚,大小型態不一。

花被片數層-每層2-3枚。

花被片-粉紅至淡紅。

雄蕊多數,2輪,心皮8-10。


4月中旬,花果並陳。

蓇葖果-8枚。




本研究探討臺灣所產八角茴香科植物之親緣關係,應用其細胞核基因組內轉Ă間隔區 (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 ITS) 序列分析,參考花粉粒與外觀形態特徵,結果由分子系統發 育樹呈現紅花類群與白花類群之關係。紅花類群之紅花八角 (I. arborescens) 是臺灣地區較早 出現之種類,群內之大雪山八角 (I. tasueshanensis) 分佈大雪山地區,與紅花八角分布重疊, 但族群內株數甚少,仍未見結實之母株,因而建議處理為紅花八角之種內生態型。而白花類群 之白花八角 (I. philippinense var. philippinense) 為臺灣產於高山較冰河期後出現種類;東亞八 (I. tashiroi) 為東亞地區廣泛分佈種,因花粉粒與心皮數與白花八角明顯為不同之獨立種; 大武八角 (I. philippinense var. oblongum) 則與東亞八角於分子親緣屬於同期發育之親緣類 群,其花粉粒與外觀形態特徵無穩定變異性狀,因而建議處理為其種內生態型。(臺灣產八角茴香科植物之分子親緣關係 - 利用 ITS 序列、花粉粒及形態特徵來推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