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菝葜 (台灣土茯苓) Smilax lanceifolia Roxb. 菝葜科
菝葜屬中多種以地名或山名命名:台灣、南投、宜蘭、大武、阿里山、巒大、七星均屬之。
台灣菝葜,又稱台灣土茯苓。枝圓,無刺。葉闊披針形、橢圓形或卵狀橢圓形,紙質或薄革質;葉柄枝鞘長不及柄長1/4至1/3(鞘上緣具狹翼,前端不呈耳狀);葉於葉鞘頂端與葉柄頂中間脫落。常為單生繖形花序(稀2);花序梗基部著生處有一鱗片,中間有一關節與2小苞片。果深藍色。
![]() |
| 台灣菝葜又稱台灣土茯苓,多見於低至中海拔森林中。 |
| 枝圓,無刺。 |
![]() |
| 葉互生,紙質或薄革質;闊披針形、橢圓或卵狀橢圓形。 |
![]() |
| 葉上3出脈。 |
![]() |
| 葉柄鞘長不到葉柄總長1/4至1/3。鞘上緣具狹翼,前端不呈耳狀。 |
| 葉背。 |
| 繖形花序,單生葉腋。雌雄異株。花梗基部具一鱗狀葉與2小苞片。 |
| 雌花序。 |
![]() |
| 雌花特寫。 |
| 幼果。 |
| 未熟果。 |
| 幼果與成熟果。 |
| 漿果-球形。 |
| 果熟-深藍色。 |
全島低中山區可見。
.jpg)
.jpg)
.jpg)
.jpg)
-1.jpg)
-1.jpg)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