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樹蕨
Gymnosphaera metteniana 桫欏科
耐蔭性大型草本至小灌木,主幹橫躺(通常30-50c m)。葉叢生。三回羽狀分裂。葉柄褐色,基部可見兩色披針形鱗片(鱗片邊緣透明狀),無刺;葉片寬三角狀卵形,長可達2米 以上,三回羽狀深裂;羽片長30-60c m;小羽片長6-10c m;末裂片略具齒緣;羽軸、小羽軸背面具鱗片,表面無毛;末裂片具4-5對側脈,葉脈游離,單一或單叉;孢子囊群圓形,位於脈上,無孢膜。
| 台灣樹蕨-灌木狀。多見於全島低海拔山區潮濕林下。 |
| 莖不明顯-常呈橫躺狀。 |
| 橫躺的莖幹通常約30-50cm,半埋於地下。 |
| 葉芽與葉柄密布紅褐色鱗片。 |
| 鱗片披針形-深褐色,邊緣顏色較淡-成兩色狀。 |
| 葉片寬三角狀卵形,長1-2.5米,寬1-1.5米。三回羽狀分裂。 |
| 羽片長35-60cm。具短柄。 |
| 小羽片長6-10cm。 |
| 羽軸有翅,末裂片鋸齒緣。 |
| 孢子囊群生於葉脈中段。 |
| 為成熟的孢子囊群-綠色,圓形。無孢膜。 |
| 成熟孢子囊群紅褐色。 |
![]() |
| 成熟孢子囊群。游離脈-側脈單一至多一叉。 |
台灣低海拔地區可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