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23日 星期一

台灣白木草

台灣白木草 comanthosphace formosana Ohwi 唇形科

  多年生草本,莖木質化,被單毛及白色星狀毛(故有白木之稱)。葉對生,橢圓形至卵形,長15-20cm,寬6-10cm,鋸齒緣,基部楔形。頂生穗狀聚繖花序,苞片卵狀披針形;花萼鐘形,5(32);花冠紫紅色,筒狀,2唇,上唇2裂,下唇3裂,中裂片最大(囊狀);雄蕊42強;小堅果圓筒狀,3稜,具腺點。


  特有種。中北部中海拔山區路旁偶見(武陵農場附近邊坡見大群落。)盛花期在8-9月間。



台灣白木草多見於中北部中海拔山區。
台七甲武陵農場附近見少數族群。


莖木質化,密被單毛與白色星狀毛。


葉對生,葉背密被白色星狀毛;
橢圓形至卵形,鋸齒緣,基部楔形。

多年生-常見新株與前年枯枝並存。
盛花期在8-9月間。
穗狀聚繖花序頂生。
小花序具苞片-卵狀披針形。
花萼鐘形,5齒(上3,下2)。


花冠紫紅色,2唇形-上唇2裂,下唇3裂,中裂片最大-囊狀。

雄蕊4-2強;柱頭先端2歧。

花後,穗狀花序可以過冬。

10月以後只見果穗。

花後萼片宿存,將瘦果包覆其中。

宿存花萼及瘦果外被腺點。

瘦果特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