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色獼猴桃
Actinidia callosa var. discolor 獼猴桃科
過去被命名為「紅莖獼猴桃」的物種,如今被訂正為異色獼猴桃。拉丁學名亦隨之改正。
本種與其他獼猴桃最大的特徵在於果形:圓柱狀,表皮綠色,具明顯皮孔及白柔毛。
| 異色獼猴桃過去被誤植為紅莖獼猴桃。 |
| 本種分布極廣,全島海拔200-2100公尺山區可見。 |
| 纏繞性藤本。 |
| 葉從橢圓形至闊卵形,基部鈍。 |
| 果形是辨識上最大依據-圓柱狀,綠皮具明顯斑點。花萼宿存。 |
| 小枝髓部不具膈。 |
| 花單性或兩性。 |
![]() |
| 兩性花-子房明顯,柱頭多歧。 |
| 果圓柱狀。 |
| 漿果圓柱狀-綠皮,上具褐色斑點。 |
| 果實解剖圖。 |
-1.jpg)
.jpg)
謝謝版主的熱情分享!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