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30日 星期六

長箭葉蓼

長箭葉蓼 Polygonum hastatosagittatum Makino 蓼科


    多年生草本。莖匍匐後斜生,光滑纖細,基部分枝,長可達30cm 以上,關節基部具短倒鉤刺。葉互生,間距長,橢圓形至倒披針形,葉身最寬處近葉尖,基部箭形至淺心形,葉柄處具簇生毛,下表面中肋具倒鉤刺(極細)。葉鞘管狀,平截形,具緣毛。花序短穗狀至頭狀,總花梗僅前端被毛。小花梗突出苞片

2013年11月29日 星期五

細葉雀翹

細葉雀翹 Polygonum praetermissum Hook. f. 蓼科


    細葉雀翹之外形幾乎與水紅骨蛇相同,辯證的重點在於花序形態與苞片形狀。本種花序為短穗狀,花朵數少(3-5),間隔疏鬆,水紅骨蛇-花序近頭狀,花密集排列;另外,本種苞片呈斜漏斗狀,水紅骨蛇,寬披針形。本種柱頭3裂,水紅骨蛇柱頭2裂。

2013年11月28日 星期四

水紅骨蛇

水紅骨蛇 Polygonum dichotomum 蓼科

    前述幾種蓼屬植物(扛板歸、刺蓼及戟葉蓼),均能以肉眼觀察得到莖上的倒鉤刺。本屬中仍有數種,要見到莖上細刺還得仰賴放大鏡,這小族群包括:水紅骨蛇、細葉雀翹、長箭葉蓼及小花蓼。其莖上的刺或疏或密,不能提供辨識的參考;她們的葉形相似度高亦無法作為判斷依據。同時,花形小,花色重疊,花部特徵也失掉辨證的意義。因此花序的形態、花簇的疏密度、葉鞘形態以及苞片形狀均成為印證的指標。園主費了一番功夫,將4種小型帶刺的蓼屬植物之特徵一一錄下,將逐一貼上與大家分享。若有掛一漏萬之處,還望指正。先看水紅骨蛇。

2013年11月27日 星期三

雙凸戟葉蓼

雙凸戟葉蓼 Persicaria biconvexa. 蓼科 

    全株具疏至中度星狀毛。莖具倒鉤刺(極細)。葉闊戟形,中間緊縮;葉鞘基部管狀,上部水平狀擴張,全緣或波狀緣。花序頭狀。花白至粉紅色。瘦果多凸透鏡形或少數呈三稜形。

2013年11月26日 星期二

刺蓼

刺蓼 Polygonum senticosum (Meisn.) Fr. & Sav. 蓼科

    刺蓼,一種外型與扛板歸及為相似的蓼屬植物,在本島分部亦頗為普遍-從低海拔至中海拔均可見。
    莖具倒鉤刺及疏柔毛。葉三角形,基部截形向內縮成似蹄狀,具疏至密柔毛,脈具倒鉤刺;葉鞘基部管狀,上部常水平擴張。花序頭狀。花被於花後呈乾膜質狀;瘦果三角形。

2013年11月25日 星期一

扛板歸

扛板歸Polygonum perfoliatum L. 蓼科


    蓼科蓼屬中有2物種,其莖上具明顯倒鉤刺,外型極為近似,分布地區又重疊,很容易誤判,扛板歸及刺蓼就是。先看扛板歸。

    多年生蔓性草本,莖具倒鉤刺。葉盾狀三角形,下表面中脈具倒鉤刺。葉鞘水平狀擴張,光滑無緣毛。花序單枝穗狀。花被花後呈藍紫色肉質狀。瘦果橢圓球形。

2013年11月24日 星期日

粉團蓼(頭花蓼)

粉團蓼 Polygonum capitatum (Persicaria captitatum) 蓼科


    晚近在中低海拔可見一種「小型」的火炭母草。其植株較火炭母草小上一號,葉上具明顯「V」形黑色斑。頭狀花序頂生,花形小,肉眼觀之如一小粉團,故名粉團蓼。

2013年11月22日 星期五

火炭母草

火炭母草 Polygonum chinense L. var. chinense 蓼科

    蓼科蓼屬是一個大家庭,屬中成員超過40種。本屬的花多細小,外型差異不大,辨認不易,因此就從最常見的火炭母草說起。

    火炭母草是全島低中海拔地區最常見的雜草,也是民間常用藥草,俗稱秤飯藤,用於去濕、解熱及小兒發育不良,老一輩的人對本草均不陌生。

2013年11月21日 星期四

珊瑚藤

珊瑚藤 Antigonon leptopus Hook. & Arn. 蓼科


    蓼科-一個爹不疼娘不愛的科別,平時得不到路人關懷的物種,總該有人付出一點心力,為這群無助的小花發聲。今天就從花色鮮豔,花朵不算小的珊瑚藤談起。她,原本是庭園棚架上的常客,目前已經可以在荒野中看到。

    珊瑚藤,藤本。莖基部常木質化,卷鬚腋生。托葉鞘短,常脫落或成細線狀。花序具側生卷鬚;花通常3-5朵簇生,具苞片;花被片5,紅至白色;雄蕊7-9。瘦果。(簡誌)

2013年11月20日 星期三

基隆蠅子草

基隆蠅子草 Silene fissipetala var. kiruninsularis S.S. Ying 石竹科

  蠅子草中的最後一個變種-基隆蠅子草,最主要的分布地在北部海邊。從三芝到龍洞之間均曾見蹤影。

  本種與二裂蠅子草在花形上相當近似-花瓣2深裂後不再裂,瓣簷細齒緣。兩者的差異在花色-二裂蠅子草花色粉紅,本種白色。園主常想,若將基隆蠅子草移往中海拔,是否花色及花藥也將隨之改變。3種蠅子草既然都屬變種,形態、花色及花形變異的可能性也許更高。在永和濕地觀察半年,發現基隆蠅子草之瓣簷並非如學術論文上所稱-穩定。選了一些樣板的圖照貼上,心中仍有不少疑問。

園主不懂新分類法,辨證僅能從外形觀察,錯誤在所難免,還望植物界先進指正。

2013年11月19日 星期二

二裂蠅子草


二裂蠅子草 Silene fissipetala var. bilobata 石竹科

  生長於中海拔山區的二裂蠅子草,外形與蠅子草相近,要從葉形去分辨,難矣!花色與粉紅色的蠅子草一無二致。唯一的差別在於花瓣瓣簷。二裂蠅子草之所以名為「二裂」就是花瓣2深裂後,小裂片不再「條裂」,裂片先端略顯鋸齒狀。如果你視覺夠敏銳的話,還可以看出本種花瓣較蠅子草稍為窄了一些。不過,這種小差異可不是每個人都能感覺出來的。

  二裂蠅子草多見於中海拔山區石壁上。盛花期4-9月。

2013年11月18日 星期一

蠅子草

蠅子草 Silene fissipetala var. fissipetala   石竹科

   早期石竹科蠅子草僅列2種:蠅子草與基隆蠅子草。前者花色粉紅,後者白色,只要看到花色就很容易分辨。晚近分類學家卻發現,蠅子草花色從白到粉紅,另外,中海拔山區也出現另一變種-2裂蠅子草。3者植株相似度極高,花色又重疊。蠅子草的分辨頓時陷入撲朔迷離當中。園主費了一番功夫,試圖想要找出破解之道,總是徒然。3種花的圖檔在硬碟中擱了好久,一直到日前在泰岡(竹60)附近,重見蠅子草,才又提醒我-蠅子草這一未完成的作業。

  植物同好-連進兄,為了分辨蠅子草與基隆蠅子草,在永和濕地各種了幾株,幼株時葉形差異大,尚可分辨,開花時,兩者幾乎不能分別。原本花色粉紅的蠅子草,在平地卻開出白色的花,豈不怪哉?為了印證基隆蠅子草與蠅子草的差異,園主常至濕地觀察,半年下來卻無多大突破。回頭再看看專家寫的論文,仍舊茫然。不過,路還是要走下去,只好就個人理解的貼上請教方家。首先看蠅子草。

  蠅子草,多年生直立草本。葉線狀倒披針形至倒披針形,具緣毛。萼筒長2.5-3cm;花瓣柄長1.5-2cm,瓣簷長1.5-2.5cm,粉紅色或白色。花瓣2深裂,每裂片再撕裂成不等長小條裂。雄蕊10,花柱3。低海拔至中海拔可見。花期7-11月。



2013年11月17日 星期日

大萼旋花

                                大萼旋花 Stictocardia tiliifolia (Desr.) Hallier f. 旋花科

  大型木質藤本;莖具纏繞性,幼株時被毛。葉有柄,寬心至圓心形,長6-15cm,短漸尖頭,上表面有毛或漸無毛,下表面有腺點;葉柄長3-14cm。腋生聚繖花序有1至多朵花;苞片早落;萼片在果時增大;花冠漏斗形,長8-10cm,淡紫藍(紅)色。果球形,徑2-3.5。盛花期11-12月間。


  南部低海拔地區可見,常出現在海岸附近。

2013年11月16日 星期六

千日紅

千日紅 Gomphrena globosa 莧科

  簡誌莧科千日紅屬僅登錄假千日紅一種,相信好多人都不知千日紅到底是何物。這農業時代在鄉間常見的小花,目前大概只有在中海拔山區可見。


  千日紅。直立草本。莖被毛。葉對生。橢圓形至線狀披針形,兩面被毛。花兩性,成頂生有柄之頭狀花序;小苞片船形,包圍花,花色紫紅至深紅;花被片5;雄蕊5,花絲合生成筒狀,無退化雄蕊。胞果。

2013年11月15日 星期五

野莧菜

野莧菜 Amaranthus viridis L. 莧科

  野莧菜外形與青莧近似。不過本種植株相對矮小。通常不超過80cm。兩者花序雖同為穗狀,本種花序較短,花序間距寬,通常不重疊。外觀氣質與青莧不同。


  簡誌三言兩語描繪如下:莖近光滑。葉闊三角形。花被片與雄蕊3。胞果球形,明顯具皺紋。--原產熱帶美洲,生長於荒廢地。

2013年11月14日 星期四

刺莧

刺莧 Amaranthus spinosus L. 莧科

  莖直立,節上有2(葉柄基部兩側)。 葉卵形或長橢圓形。花被片與雄蕊5。胞果平滑。


  原產熱帶美洲。生長於荒廢地。

2013年11月13日 星期三

青莧

青莧 Amaranthus patulus Bertoloni 莧科

  莧科莧屬數種植物中體型最粗壯的就是青莧,在無人為干擾的環境下,株高可達2以上。

  青莧,莖略呈紅色,光滑或略被軟毛。葉卵形至菱形,先端銳尖或近鈍,下表面脈上被灰毛。花被片與雄蕊5

  原產熱帶美洲。目前在荒廢地或溪流沙地上可見。

2013年11月12日 星期二

凹葉野莧菜

凹葉野莧菜 Amaranthus lividus L. 莧科

  植物誌莧科莧屬登錄4物種,雖屬常見,因花小又不美,少人注意。在此順便一提。先看凹葉野莧菜。

  一年生草本。莖光滑。葉橢圓至菱狀卵形,先端凹,兩面光滑。花被片3,膜質;雄蕊3,無退化雄蕊。


  凹葉野莧菜常見於路旁或荒廢地。

2013年11月11日 星期一

假川牛膝

假川牛膝 Cyathula prostrata (L.) Bl. 莧科

  在台灣,莧科川牛膝屬有假川牛膝一種。其花序相當特殊,在此順便貼上,野外踏青,找花序上一朵小花努力端詳一番也是一種情趣。

  假川牛膝,一年生草本。莖被長柔毛。葉菱形、倒卵形或長橢圓形,先端銳尖或鈍,基部漸窄,兩面密被柔毛。花序下部-1-3朵簇生,上部花序呈總狀排列(簡誌);花序下部的花,側生叢狀鉤刺。花被片5;雄蕊5,花絲基部合生,具退化雄蕊-頂端2淺裂。


  假川牛膝多見於南部低海拔山區路旁。蘭嶼亦可見。

2013年11月10日 星期日

柳葉牛膝

柳葉牛膝 Achycranthes longifolia Makino 莧科

  柳葉牛膝可以說是牛膝屬中最沒有爭議的物種。雖然花型特徵與牛膝相似,但葉型差異極大,單憑肉眼就可分辨。


  柳葉牛膝-低海拔山區常見。莖近方形,疏被毛。葉線狀披針形或披針形,兩端漸尖,疏被毛,葉背常呈暗紫紅色。退化雄蕊頂端無緣毛

2013年11月9日 星期六

日本牛膝

日本牛膝 Achyranthes bidentata var. japonica 莧科

  根據台灣植物誌,牛膝有另一變種,稱日本牛膝。兩者間最大的差異在於植物體的毛多寡而定。毛密而長者屬牛膝,疏而短,甚至於光滑者為日本牛膝。


  為了印證者兩變種的差異,園主走訪標本採集地:大桶山、竹60等地,最後結論是:兩者差異不大,不像印度牛膝及台灣牛膝從葉形就容易分辨出來。僅將個人多日苦研結果的日本牛膝貼上,容若有錯,還望指正。

2013年11月8日 星期五

牛膝

牛膝 Achyranthes bidentata var. bidentata 莧科

  看完了退化雄蕊有毛的牛膝,再看退化雄蕊無毛的同屬物種。根據簡誌,此類有2種;牛膝與柳葉牛膝。台灣植物誌將牛膝再細分為牛膝與日本牛膝兩個變種-差別在於植物體-毛多毛少。此種分類依據園主雖不表贊同(毛的疏密及毛質-事實上很難以肉眼區分),此地還是依台灣植物誌-來看牛膝。

  牛膝。莖圓或近方形,密被伏貼毛,老莖變無毛。葉長橢圓形,兩端漸尖,兩面被毛,緣毛明顯。花序軸密被白色捲毛,每朵小花具苞片及2小苞片,小苞片先端刺尖;花被片5;雄蕊5,花絲基部合生,與退化雄蕊互生,退化雄蕊先端淺齒緣,光滑無毛

  牛膝主要分布區約在海拔500-1500公尺山區路旁。

2013年11月7日 星期四

印度牛膝

印度牛膝 Achyranthes aspera var. indica  莧科

  根據台灣植物誌,土牛膝(A. aspera)除台灣牛膝外,另有一個變種-印度牛膝。兩者最大的差異在葉形。分布區偏於南部。

  印度牛膝。莖圓或近方形,密被白絨毛,上部分枝多;葉對生,倒卵形或圓形,先端鈍,波狀緣。花部特徵與台灣牛膝幾乎相同。

  簡誌將台灣牛膝及印度牛膝合併稱為土牛膝 (Achyranthes aspera)

2013年11月6日 星期三

台灣牛膝

台灣牛膝(紫莖牛膝) Achyranthes asperal L. var. rubro-fusca Hook.f. 莧科

植物界有一些物種,其形態不討人喜愛,花小到需借助放大鏡才能一窺究竟者。她們不僅得不到是路人關愛的眼神,花癡們也是敬而遠之。此等植物在莧科、蓼科內比比皆是。前些日子走訪尖石,腦子一時之間被一群牛膝困住,還一度誤以為是結果的蠅毒草。回來一想-似乎該花點時間探討這一群幾乎被遺忘的物種-牛膝。

  根據簡誌,莧科牛膝屬粗分為3種:土牛膝、牛膝與柳葉牛膝。破題索引(種檢索表)在於葉形。台灣植物誌則將土牛膝一分為二:包括印度牛膝與台灣牛膝(又稱紫莖牛膝);牛膝一種亦分2種:牛膝與日本牛膝。加上柳葉牛膝共5種。種檢索表中以退化雄蕊是否具毛作為區隔:土牛膝-退化雄蕊先端具毛,牛膝及其變種還有柳葉牛膝等3物種,退化雄蕊無毛。變種間的差異則以葉形不同區分之。
  不管根據簡誌或植物誌,其中要點就是設法找出退化雄蕊,問題在於這一族群的花均是一副不開的樣子,網路上所見圖片,幾乎見不到「花」。花形如何?退化雄蕊是啥模樣?園主花了幾個禮拜時間拼命找花-終於有點心得。心喜之餘貼上與大家分享。首先,先看台灣牛膝。


  台灣牛膝是低海拔地區最常見的牛膝。莖圓或近方形,具多條縱紋;疏被毛。莖節處略膨大,常呈紫色,上部分枝多,若無人為干擾,延展範圍約一米方圓。葉對生,先端銳尖或具短突尖,兩面被毛。穗狀花序腋生或頂生,花多而密集。花兩性,具苞片及2小苞片;花被片5;雄蕊5,花絲基部合生;退化雄蕊5,與雄蕊互生,頂端具長緣毛。花柱單一。胞果,熟時下垂與花被片及小苞片一起脫落。盛花期在10-12月間。

2013年11月5日 星期二

黃花過長沙舅




                     黃花過長沙舅  Mecardonia procumbens (Mill.) Small    車前

    在河濱散步,常見一種半匍匐性的小黃花,其外形跟尼泊爾溝酸漿很像,但花萼較長(幾乎與花冠等長)花瓣內側有多條紫色直紋。多人說她是「母丁香」。專家卻給了一個又長又陌生的名字黃花過長沙舅。為怕大家搞混,順便貼上。


    黃花過長沙舅為一年生小草本,莖直立或斜生,具4稜;葉對生,鋸齒緣;花單生葉腋。喜生溝邊濕地,全台各地均有她的蹤影。全年花開不斷。

2013年11月4日 星期一

蠅毒草

                                                  蠅毒草 Phryma leptostachya 蠅毒草科

    蠅毒草對好多植物愛好者應是一個陌生的物種。過去,分類學者將其歸入玄參科。新的分類法則另立新科-蠅毒草科(phrymaceae)。此科並將舊日玄參科通泉草與溝酸漿2屬完全納入。目前在台灣共一科3屬。

    蠅毒草為2004年發表的新物種,標本採集地在新竹尖石的霞喀羅(Syakaro)。為了測試新買摩托車的性能,木柵-尖石來回近300公里,沿著台3線,就這樣給它騎下去。雖然辛苦,能拍到夢幻植物也是值得。

    一年生直立草本。株高約60cm。莖圓,具腺毛,節上膨大。葉對生,長5-9cm,寬4-5cm;卵狀橢圓形,葉基楔形,鋸齒緣,先端漸尖,兩面被毛。總狀花序頂生或腋生;花萼筒狀,2唇,上唇3深裂,裂片先端具倒鉤,下唇2裂。花冠淡紫色,2唇,上唇2裂,下唇3裂。瘦果圓柱狀,緊貼花序軸;花萼宿存。


  尖石霞喀羅古道見零星植株,盛花期7-10月。

2013年11月3日 星期日

鱗蕊藤

鱗蕊藤 Lepistemon binectariferum  var. trichocarpum Van Ooststr 旋花科

  鱗蕊藤,纏繞性藤本;莖具密直柔毛,老莖漸變無毛。葉寬心形,長5-18cm全緣至深3,銳尖至漸尖頭,下表面及嫩葉密生粗毛。花冠壺形;長0.8-1.3cm,白色或淡黃色。蒴果球形,果長6-8mm,種子黑色。盛花期在春天。

 主要產於蘭嶼,墾丁國家公園社頂公園附近見零星植株。

光滑鱗蕊藤

光滑鱗蕊藤 Lepistemon intermedius Hallier f. 旋花科

  旋花科鱗蕊藤一屬有2物種,舊花園時期貼過鱗蕊藤,9月底南部之行,再見光滑鱗蕊藤。一起貼上可資比較。

  根據簡誌:子房有密毛;果球形至卵形者鱗蕊藤是也。光滑鱗蕊藤,子房無毛;果扁球形。

  光滑鱗蕊藤。纏繞性藤本;莖疏被貼伏毛,成熟後變無毛。葉寬心形,長5-14cm,全緣或不明顯齒緣,漸尖至突尖頭,多少具貼伏毛。花冠長1.8-2.2cm,淡綠白色。果長6-7mm


  南部低至中海拔山區路旁偶見。(北大武山登山口附近林緣見零星植株)。盛花期在9-10月間。

2013年11月2日 星期六

毛車前草

毛車前草 Plantago virginica L. 車前科

  毛車前草的外型與長葉車前草很像-兩者葉片均為線形,葉炳短於葉片。但仔細觀察可以發現:長葉車前草,葉為披針形,毛車前草倒披針形;長葉,葉面毛短而疏,毛車前草,葉兩面密背長柔毛。再看花序:長葉,花序短,圓錐狀;毛車前,花序長,線狀。還有,本種通常為閉鎖花;苞片被毛;萼片4—以上特徵,可資辨別參考。

  北部低海拔向陽地,尤其是濱海地區常見。

2013年11月1日 星期五

長葉車前草

長葉車前草 Plantago lanceolata L. 車前科

  多年生草本。葉片長於葉炳,葉片長10-50cm,披針形至線狀披針形,被短絨毛,近全緣或疏齒緣。花序橢圓體至圓椎體;苞片無毛;萼片3。果不為宿存花被完全包住;種子凹陷,近船形。


  中低海拔向陽地偶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