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17日 星期三

石吊蘭

石吊蘭 Lysionotus pauciflorus Maxim var. pauciflorus 苦苣苔科

    空有「蘭」名,實非蘭科。被稱石吊蘭大概跟她著生在岩石、樹上,垂枝而下有關。其漏斗形筒狀花是典型的苦苣苔科花徽。

    石吊蘭的名稱隱約透露出她生長的地方岩石之地。其實,長在樹上的石吊蘭反而更為常見。本植物植株變化極大。一般所見均為垂掛樹上的纖纖細枝,分枝少。月前在陽明山菜公坑山見到一株岩生石吊蘭,盤踞巨石之上,方圓5呎,枝葉繁茂,完全顛覆先前對石吊蘭的刻板印象。葉形也是變化多端:線、寬橢圓、倒披針至倒卵形均有。漏斗形筒狀花,花冠白至淡紫色。蒴果長達13cm

石吊蘭-攀緣性亞灌木。著生、岩生或地生。

著生於岩壁上的石吊蘭。


葉輪生、對生或4-7枚假輪生。葉線形、寬橢圓形、倒披針形至倒卵形,長達7cm。先端銳尖至鈍圓,基部狹至寬楔形。全緣至鋸齒緣。

葉肉質,葉形變化大。

葉背灰白。

聚繖花序腋生。花冠白至淡紫色。

花冠漏斗形至筒狀-裂片2唇形。下唇具深紫色縱紋。


雄蕊2強;柱頭單一。

蒴果線形。長13cm。

果熟3瓣裂。

    石吊蘭通常散生全島低至中海拔山谷。著生樹上或岩石上。2024-01-20重新編輯。

4 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