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16日 星期六

菲律賓饅頭果

                                                       菲律賓饅頭果 Glochidion philippicum (Cavan.) C. B. Rob. 葉下珠科

        喬木。小枝具稜,具白色毛。葉背面淡草綠色,兩面有毛;卵形至卵狀披針形,長 7-12 cm,寬 2-4 cm;先端漸尖,銳尖頭;基部漸尖至鈍,歪斜;側脈每邊 8-9 條,葉面主脈上具白色密長柔毛;葉背主脈上覆有極密的長柔毛,葉肉、側脈則有密的白色長柔毛;托葉卵形。花簇生於葉腋:雌花約 9-10 朵生於小枝上部,雄花 8-10 朵生於小枝下部或雌花及雄花同簇生於葉腋;雄花花梗密被白色長毛;萼片 62輪,外側有毛而內面無毛;雄蕊 3 枚,合生。雌花花梗被密長柔毛。萼片之被毛情形及排列與雄花相同,外輪萼片長;子房扁球狀,有白色絹毛,5-8 室;花柱合生呈杯狀,頂端 6-7 裂,無毛。萼片較子房短。蒴果扁球狀,具 12-15 縱溝裂,被密白色短絨毛。花柱宿存。



菲律賓饅頭果-小喬木。本島中南部較為常見。

分枝多,枝條細長,常呈傘狀展開。


葉兩列互生。葉片長橢圓形至長橢圓披針形,先端鈍或銳尖。

小枝密被短柔毛;葉基鈍,歪。葉脈及側脈被毛。

葉背,葉柄、主側脈被毛。

花簇生葉腋,雌雄花同在腋上或雄花生於下方葉腋,雌花生於上方葉腋。

雄花花梗長;雌花花梗短,皆被毛。

雄花萼片6,2輪,外輪較大,黃色。雄蕊3,合生。雌花萼片6,2輪,淡綠色,外被毛;柱頭杯狀,頂端6-7裂。

蒴果扁球形。

蒴果密被白色短毛,具12-15縱裂,柱頭宿存。



        分布於南中國、台灣、菲律賓和馬來西 亞。遍布台灣中低海拔地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