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7日 星期六

網脈突齒蕨

                                              網脈突齒蕨 Pleocnemia rufinervis (Hayata) Nakai 鱗毛蕨科(舌蕨亞科)

        無獨有偶,原隸屬三叉蕨亞科的網脈突齒蕨屬(黃腺羽蕨屬)及牙蕨屬也被移到鱗毛蕨科-舌蕨亞科去了。網脈突齒蕨屬在台灣有2種:網脈突齒蕨與黃腺羽蕨。


        網脈突齒蕨。根莖匍匐狀,葉叢生莖頂,莖頂與葉柄基部同被亮褐色或暗褐色線狀披針形鱗片;葉柄長50-70cm,葉片闊卵狀三角形,長寬近等長-60-90cm,紙質,二回羽狀複葉至三回羽狀分裂;各級主軸表面隆起且密被肋毛;羽片長30-45cm,寬15-25cm,最基部一對羽片之最基部下側小羽片最長且羽狀分裂,並常成為獨立小羽片;小羽片長距形,先端漸尖,長約10cm,寬2-3cm,羽片中裂,末裂片凹入處具斜上突起之短齒;葉脈背面具紡錘型之黃色腺體,羽軸、小羽軸兩側各具一排網眼,網眼中無游離小脈;孢膜圓腎形,著生在游離脈上,早凋。

網脈突齒蕨-普遍見於全島低海拔山區。

葉柄長,植株高大。

根莖匍匐狀;葉叢生莖頂

葉柄基部密被披針形褐色鱗片,鱗片細鋸齒緣。

葉片五角形。

基部一對羽片最大,其最基部朝下小羽片最長,且常獨立成小羽片。

葉片二回羽狀複葉至三回羽狀分裂。

羽片中裂,裂片凹缺處具斜上突起之短齒。

羽片披針形。各級主軸表面隆起。

葉軸、羽軸及葉脈背面密被黃色腺體。


黃色腺體與孢膜特寫。

羽軸、小羽軸兩側各具一列弧形網眼。網眼內無游離脈。網眼外葉脈游離。

孢膜圓腎形,早凋。

孢子囊群生於游離脈上。


        台灣特有種,普遍分布於全島低海拔山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