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25日 星期六

陳氏耳蕨

                                            陳氏耳蕨 Polystichum chunii 鱗毛蕨科

台灣鱗毛蕨科耳蕨屬成員眾多,外形近似,分辨不易。在大雪山拍得一種外型與南湖耳蕨近似的耳蕨,細查卻有相當大的差異-本種具芽孢;羽片基部耳狀突起;邊緣鋸齒狀,具明顯芒尖,明顯與南湖耳蕨一群不同。翻遍網路資訊,唯陳氏耳蕨最為接近。貼上就教方家。



陳氏耳蕨 。植株高40-50厘米 根狀莖斜升,頂端及葉柄密被二型鱗片; 大鱗片卵形或長卵形,尾尖頭,長6-10毫米,寬3-5毫米,質地厚,亮栗黑色,有淺棕色的膜質邊,或膜質,棕色或淺棕色,中部大小不等的一部分增厚呈亮栗黑色,邊緣有易脫落的短流蘇狀細齒; 小鱗片線狀披針形或披針形,膜質,棕色,邊緣也有流蘇狀細齒。 葉簇生 ;葉柄禾稈色至深禾稈色,長6-18厘米,基部直徑約1毫米,上面有深溝槽,所被鱗片自基部向上漸變小易脫落;葉片披針形,長20- 30厘米,寬4-7厘米,頂端長漸尖,基部略縮狹,二回羽狀; 羽狀的側生羽片10對以下,大多平展,基部1(有時數對) 向下斜展,披針形,長1.5-4厘米,寬5-10毫米,頂端急尖,有時略向上彎,基部不對稱,上側的小羽片明顯較大,呈耳狀,下側的小羽片最小,上部的側生羽片向上漸縮短,矩圓披針形至矩圓形,羽裂至不分裂; 小羽片菱狀卵形,1-4對,頂端驟尖,多或少下延於羽軸,上側的耳狀小羽片有時淺羽裂,裂片頂端驟尖,有芒刺; 裂片闊菱狀卵形或倒卵形,頂端及邊緣形態與小羽片相同; 葉脈上面不明顯,下面可見,在小羽片及裂片上羽狀,小脈單一或分叉,在羽片基部上側的耳狀小羽片及裂片上一部分分叉小脈下側一脈再次分叉。 葉薄草質,乾後黃綠色或淺黃色,上面色較暗;葉軸禾稈色,上面有溝槽,密被與葉柄上相似的披針形及線狀披針形小鱗片,近頂端有1密被棕色鱗片的芽胞; 羽片及小羽片上面光滑,下面疏被細小的線形或鑽形淺棕色鱗片。 孢子囊群小,中生,生於小脈背部,在小羽片及裂片上1-5個,在羽片基部上側的耳狀小羽片及裂片上可達8;圓盾形的囊群蓋小,全緣,網脊常呈脊片狀突起。 

陳氏耳蕨-高海拔山區地生蕨類。葉叢生。(攝於雪山黑森林)。

葉柄基部被覆卵形鱗片。
鱗片。

葉片長線形,一回羽狀複葉,基部略縮,先端漸尖,葉片前端具不定芽。

葉軸前端具不定芽。

葉革質;羽片略成鐮狀;尖刺狀具齒緣。基部略呈耳狀,兩邊不對稱。

羽片基部耳狀突起,略呈鐮狀,邊緣芒尖明顯。

孢膜圓形,盾狀著生於羽軸兩側。

孢膜與孢子囊群。



        高海拔地區地生蕨,偶見於雪山黑森林。

1 則留言: